对于抗疫期间京东物流以及京东集团的各种投入,徐雷则表示,现阶段,作为企业尤其是大企业、大平台一定不能算小账,有“大家”才有“小家”。
此外,武汉方面目前对于医疗物资基本上有了“绿色通道”,但是对于民生物资的运输通道还未完全通畅。一个常见的纠结问题是,什么叫民生物资?京东物流碰到的一个真实案例是,蓝莓这样的水果算不算民生物资?运到武汉该不该放行?
面对各种困难,京东所能做的,则是把其短链、智能、共生的物流理念在应急物资运输上进行充分发挥,比如在短链上,具备直达武汉市内医院、慈善机构资质的车辆,完成一站式送达,减少中转;不具备武汉市内行驶资格的,以高速口、火车站为集散中心,以最少的搬运次数完成货物交接。
对于滴露、Zara等客户的运输物资要求,京东会把车直接开到客户工厂门口,一次装车,然后直达终点,尽量减少搬运次数。
在共生上,在疫情刚刚爆发且公路运输受阻的时候,京东物流通过中铁快运走铁路直达武汉,保证了初期的物资支援。除此之外,京东物流也与顺丰、中国邮政等共享运力资源,实现物资运输效率的最大化;
面对抗疫期间各种挑战,徐雷则认为,困难总是暂时的,京东这样的企业,有义务承担更多责任。在突发疫情面前,大企业尽可能支持政府、社会的正常运行,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很大,自身能力有限,需要多种手段帮他们度过难关。
“为此,我们也向京东25万商家推出了11项补贴扶持政策,涵盖费用减免、金融和物流支持、健康保障等等,希望与商家共度难关,此项政策预计投入将超过1亿元,尤其对湖北地区商家进行了重点支持,京东零售还将在确保商品供应、稳定商品价格、扶持中小企业等方面继续出台系列保障政策并持续进行大力度投入。”徐雷说。
有人害怕,有人勇敢
当干线物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,剩下的就是最后一公里。这个时候,最终需要的还是人来派送。
在武汉市内,很多京东小哥奔波在一线不辱使命。比如京东物流武汉仁和营业部快递员张昊,他本来计划初四回湖北应城老家和家人团聚,但腊月二十九凌晨武汉封城,本来可以提前离开的他选择留在武汉上班。由于武汉市公共交通现在都已经停止,住在武汉火车站附近的张昊没有办法乘公交车,只能靠骑共享单车上下班。
再比如京东物流武汉宝丰营业部的站长助理尚黎明,他每天多数时间都是和同事们奔波在医院站点之间,主动选择远离家人,年夜饭吃的是自热米饭,大年初一时还在朋友圈发了消息,“请为还能给您配送的师傅们一份体谅,真的很不容易,大家都也有妻儿老小。”
其实在平时,站长助理属于行政干部岗,是不需要亲自送货的,但是非常时期,干部更要带头上。更何况,尚黎明这个站点距离武汉协和医院不到500米。
1月29日晚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就报道了这个营业部的故事。他们经常受到一些匿名包裹,写着“送给协和医院的白衣天使们”。尚黎明对着镜头说:“我们这个时候送货也谈不上有多伟大,但是有很多人需要。”
面对医院,面对众多确诊的患者,他们真的不害怕吗?有京东工作人员告诉我们,小哥也是普通人,而且很年轻,他们也会害怕,只是更多源于一种责任和担当,还在坚持送货。